长春化工机械网

当前的位置是:主页 >> 无锡市元件十厂

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业何去何从

时间:2021-07-23 来源网站:长春化工机械网

原材料价格上涨 制造业何去何从

近来,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制造业企业带来很大压力。与2016年初的情况相比,PVC涨价60%,玻璃涨价40%,塑料涨价30%,铝材涨价30%,铁涨价30%,纸箱涨30%。

哪怕是2015年价格长期低迷的钢材,竟然也时来运转: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,10月31日至11月6日钢材价格环比上涨1.9%,连续6周上涨,累计涨幅6.1%,价格创5月初以来新高。

成本的压力自然很快传导到制造业企业。钢材涨价对白色家电的影响尤为巨大,冰箱、洗衣机和空调三大家电耗钢量约占整个家电行业耗钢量的80%,空调的原材料成本总体上升幅度约为8%~10%左右。而青岛海尔、格力等主流厂商的空调毛利率不过30%左右。

可以预见的是,2016年双11狂欢过后,国内家电品牌将出现一轮价格上涨来应对成本压力,“剁手族”当初的选择不值得后悔。然而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,毛利率迅速摊薄的日子并不好过。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利润率仅为2.7%,与美国制造业企业相差巨大。此时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,可谓“屋漏偏遭连阴雨”。

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从低端加工向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型。众所周知,开发华为手机、龙芯CPU之类的高附加值产品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。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的资金积累,倘若制造业利润不足、长期处于勉强支撑的境地,那就难以积累充足的研发经费完成升级转型。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,上述局面肯定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,所以需要尽量消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。

谁在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?

原材料价格的上涨,是多方面因素“扎堆”出现导致的结果。主要因素包括:

能源价格上涨

2016年以来,煤价走势可以用“步步惊心”来形容,看看下图就明白了。

对于这轮煤价上涨,业内人士已经给出了精辟的分析:压缩合规产能对煤价暴涨的作用不大,不合规的“黑煤”产能被压制才是煤价大幅调涨的主要原因。“黑煤”即证件不全或不按规程生产的矿出产的煤。2016年,国家期望通过煤炭企业压缩16%的产能。

但在严查整治的情况下,行业中多年违规生产的“黑煤”直接消失,导致在减产16%的基础上又减产了20%,实际产能减少36%以上。这36%产能的减少,是这次煤炭暴涨最主要的原因。

煤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来源。煤价上涨,必然带动金属冶炼和电力成本的上升,这种成本压力自然传导到钢材、铝材等原材料上。

化工原料供给出现问题

近半年来,上游化工原料开始猛涨。TDI(甲苯二异氰酸酯)从年初的1万/吨狂涨到5万/吨;新戊二醇从6000元/吨左右涨到了13800元/吨。与年初相比,市场售价涨幅超过了50%的品种相当多,很多品种涨幅高达一倍甚至超过一倍,例如顺丁橡胶、丙酮、丙烯、丁二烯、顺丁橡胶等。

TDI主要用于软泡、涂料、弹性体、胶粘剂等领域,其中软泡占比达70%以上,对家具和装修行业影响巨大。由于生产技术壁垒较高,TDI行业生产企业较少,行业长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。

2016年3月以来全球范围TDI供应已经开始出现收缩,三井鹿岛11.7万吨的TDI装置受到日本地震影响意外停车,并且已经于5月份正式宣布按计划永久关闭。

在欧美地区主力厂家中,法国Vencorex和美国科思创在集中检修,巴斯夫装置因故障延迟开车,拜耳装置出现故障需要检修。

一系列原因使得国外TDI市场供应整体收缩,而国内产能供不应求。新戊二醇等化工原料的涨价,也多源于近期市场供应的不稳定。

我国的化工原料生产虽有局部产能过剩,但仍有TDI、PX(对二甲苯)等重要化工原料处于产能不足的状况。

说到这里,不得不批评一下国内的“环保小清新”——这些人一听说某地要兴建石化企业,无论技术水平和环评结果如何,一个个义愤填膺地高呼“不要工业,要蓝天绿水”。问题在于,他们吃穿用度中的工业品难道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?待到“小清新”添置新衣、装修家居的时候发现钱包大出血,他们就该老实了。

123下一页>

第三届中国智慧物流品牌日峰会

2019社交零售高峰论坛暨新零售联盟供销大会

社交电商运营班:亿邦商学院&聚客学院打造